探尋沉睡的千年古村之一:走進鄞州蜜岩村
2015/01/25

蜜岩村是鄞州區章水鎮一個古老而美麗的村莊,莊前村後隔岸相對守望的是獅子山和白象山。村東的蜜岩山奇峰崢嶸,宛如屏風,大小兩韭之水在此匯聚,稱為“皎口”,因地勢險要,有“雙皎咽喉”之說。

據村志記載,唐長慶年間,刺史應彪赴任明州,遂遷全家在此落戶。應彪為官期間,造了明州城外、奉化江上第一座橋——東津浮橋(即靈橋前身)。蜜岩村的村民為了紀念這位先祖,在村里建了蜜岩廟,應彪塑像矗立其中,供後世族人膜拜。過去每逢陰曆七月二十五,長裡方、許家等周邊村落匯聚上千人前來趕廟會,遊巡隊伍浩浩蕩盪,綿延數里。童男童女、旗鑼大令開道,船鼓、抬閣、踏高蹺、舞獅盤龍、跑馬燈、放銃炮等一路排列,吹吹打打,煞是熱鬧。

村中引人注目的還有“萬安橋”,這座單孔石拱橋建於清咸豐二年(1852),至今仍是蜜岩村通往岩下村的要道。這裡蒼山如黛,茂林修竹,小橋流水,充滿詩情畫意,20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,電影《難忘的戰鬥》和電視劇《人間自有真情在》曾在此取景拍攝。

抗戰時期,愛國民主人士應斐章與中共黨員崔曉立在蜜岩組織墾荒團。還在寧波創辦《時事公報》、《寧波晨報》等,針砭時政,宣揚愛國進步思想。

蜜岩還是一塊英雄的土地。這裡有浙東游擊縱隊、中共浙東區委和鄞縣縣委的遺跡,見證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,革命先輩同日寇、頑軍浴血奮戰,住岩洞、蹲草棚的歷史。當時中共鄞奉辦事處與“三五支隊”,以蜜岩茅垟山為中心,組織村里的山民會、墾荒團開展生產自救活動,使之成為全國19塊抗日根據地之一—浙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
改革開放以後,許多旅外愛國華僑、僑胞榮歸故里,支援家鄉建設。蜜岩港胞應聖瑞先生多次慷慨解囊,修橋、造路、建教育樓,在全縣建造第一座“應虞房安老院”,為民造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