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尋沉睡的千年古村之二:走進江北馬經村
2015/02/09

“童、姚、馬徑張,銀子好打牆。”這大概是年長一點的寧波人都知道的民謠。江北區莊橋鎮馬徑村,正是這民謠中的一方村落。馬徑、馬徑,第一感覺總以為村子多以馬為姓。其實不然,村人絕大多數姓張,少數姓穆,姓馬的幾乎為零。那麼為啥稱作馬徑呢?史載唐高祖李淵在武德年間初創馬政,命太僕寺卿張萬歲主持全國馬政事務。由於張萬歲對馬政貢獻良多,讓張家人備感自豪。為了紀念先祖功業,遂命名村莊曰“馬徑”(“馬政”的諧音)。

馬徑張家後人做工、務農、行醫、從教、經商皆有,比如張生甫就是一代名醫,他撰著醫書,聲名遠播至南洋群島;又比如張斯楷是個出色的書法家,耐得住寂寞,終生設帳課徒當“孩子王”。儘管從業五花八門,但馬徑張姓幾乎沒有一人是文盲,“子孫必須讀書”毫不誇張成了他們家族的“宗教”:宋、元、明立有私塾,清代始設義塾,民國時期還辦起了馬徑小學,要知道新中國成立前一個村莊建有高小,全寧波屈指可數,絕對鳳毛麟角。

先哲曾言“君子之澤五世而斬”,民間也說“富不過三代”,看來馬徑張也未能逃脫這個怪圈。接“童、姚、馬徑張,銀子好打牆”民謠,後來又出現了一支新謠,叫做“一朝風華盡,當票糊大牆”。清末民國初,由於迭遭官司,名門望族馬徑張風光不再,要靠典當過日子了。然而俗話說得好:“窮歸窮,家裡還餘三擔銅。”石砌磚牆的廣廈百間至今硬碰硬還矗立在鎮北西衛橋畔的馬徑村里,可見當時之富有。

據文保部門調查,名村馬徑如今尚存前新屋、後新屋、張氏墓、張氏房、乾坤房、張氏祠堂(永思堂)等古建築。這些建築無疑是文化價值無量、不可複制的老古董,值得好好保護。因為正是幾百個類似馬徑的文化名村,才讓寧波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具有活生生的例證和根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