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北區慈城古縣城新增兩項省級非遺項目
2017/01/19

 

  浙江省政府公佈的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,慈城鎮分別有寧波骨木鑲嵌、半浦民間故事2項入圍。地方文化漸受矚目,慈城鎮依托濃厚的古鎮文化,“旅遊+文化”將大有作為。
  據慈城鎮相關負責人介紹,骨木鑲嵌與建築、家具相結合,既可做裝飾,又有實用價值,這種裝飾上多種材料並用,多種工藝結合的藝術形式,構成了自己濃郁的地方特色。寧波骨木鑲嵌內容包括大量的生活場景、民風民俗,對研究寧波歷史民俗風物起到了一定的借鑒作用。
  由於骨嵌工藝品的精巧,色彩的古樸大方,曾一度成為地方官員進貢的貢品,在民間也深受人們的喜愛,大量銷往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,鴉片戰爭後,日本、南洋群島、西歐許多國家人士搶購花板,骨嵌精品源源流向國外,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寧波經濟的繁榮。
  “半浦大地方,三廟六祠堂,一閣一庵一義莊,村中新學堂,古渡畔姚江。橋像硯台村似島,深宅大院真不少……”這首半浦民謠展現了半浦村的深厚底蘊。作為半浦民間故事的代表性傳承人鄭家永表示,半浦古村,歷經近八百年的積澱而不衰,散發出的寧波傳統文化值得大家學習。
  半浦,故家大族歷世聚居,興文崇教,名人輩出,仕宦不斷,據清光緒《慈溪縣志》記載:明清二朝,鄭姓傳記共五十六人,其中半浦鄭氏竟達四十五人,有人因此將半浦戲稱為官浦。曾先後營建頗具地方特色的府第宅院,如:中書第、翰林第、進士第、解元第、藏笏樓,無一不述說著曾經輝煌的家族歷史,目現僅存的“中書第”則是最有力的實證。
  浙東學派著名人物鄭寒村(邨)家族的“二老閣”藏書樓即為其一,昔日二老閣僅存池塘、古井等遺址,而由之衍生的故事則在老人們口耳相傳以及孩童的歌謠中留存。中西合璧百年老校“半浦小學”迎華麗蛻變,通過教育+旅遊+文化,開展教育和旅游來傳承優秀傳統文化,浸潤下一代孩子的心靈。
  半浦是“農耕文明”的一個縮影。宗祠、仕林、商賈、耕讀、佛教、建築、善舉、田野等文化均有閃光點,是歷史發展的見證。留住鄉愁,能為古村落保護與傳承作出示範,而半浦民間故事的傳承,讓慈孝愛友,尊師崇教,儒、釋、道三教包容,民間和諧,民風淳樸的理念,深入人心。著力打造一個以非遺文化體驗旅遊為形式,讓更多的人懂得真、善、美。